dafa888bet下载 | 快速搜索
 

林业概况

          滨州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是山东的北大门。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目标定位,全面组织展开林水会战以来,全市重点实施了绿色通道精品工程、生态林场建设工程、“四位一体”亮点工程、村庄绿化示范工程、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2012年,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1.49万公顷,新建农田林网化面积1.55万公顷,建设绿色通道1220公里,育苗7420公顷,幼林抚育2万公顷,成林抚育6.2万公顷,苗木产量1479万株,实现林业产业产值182亿元(林业统计口径)。至2012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4.75万公顷,农田林网面积31.0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58万立方米,灌木林地面积1516公顷,疏林地面积52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997公顷,村镇“四旁”树木6237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29.84%。湿地修复与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无棣县黄河岛湿地公园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滨州三河湖、无棣县饮马湖、无棣秦口河、阳信县白杨河、邹平县黛溪河、惠民县月亮湖、沾化县思源湖顺利通过省级湿地公园评审。

          目前,全市特色林果种植面积10.49万公顷,果品产量达96.27万吨,实现经济林产品直接产值55亿元。特色林果生产继续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推进标准化生产为总抓手,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全市各级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55万亩,创建市级以上果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2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3处,改建新建良种果园1.3万亩,果品“三品”认证面积达到26.5万亩,获出口证书果园面积2.4万亩。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了林畜、林菌、林特、林苗、林农等林下经济复合模式,促进农民了增收致富。林下经济发展面积4.7万亩,实现产值2.57亿元。
    滨州市林业发展目标

          林业建设根据全市的自然条件和“黄蓝”两区开发建设的需要,以保护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大幅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为主要任务,突出植树造林、湿地恢复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特色优势显著、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的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到2017年,林业生态建设以“三带、四环、双十五片区”为重点,新增造林面积70万亩,新建农田林网70万亩,新建万亩生态林场15处,生态林场总数达到20处,建成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15处。林业产业发展以培育林下经济、林木种苗花卉、果品贮藏加工、森林文化旅游和木材加工制造“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搞好果品质量安全生产,使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林木蓄积量在现有808万m3的基础上按年均10%的速度递增,提高林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生态、美丽、幸福的新滨州做出应有贡献。

      (一)生态建设:重点建设“三带、四环、双十五片区”,使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带”

    1、道路绿色生态林带。在搞好24条干线道路绿化标准提升的基础上,沿县乡级公路每侧建设20-30米宽的绿色生态林带,新增绿化长度2000公里,完成新造林12万亩。

    2、河流生态防护林带。重点沿黄河、小清河、马颊河、德惠新河、秦口河、徒骇河、潮河、西沙河等大中型河流和南水北调引水渠、簸箕李、白龙湾、小开河、韩墩、张肖堂、胡楼、大道王、道旭、打渔张等干渠,每侧由大坝底脚向外建设50米宽的生态防护林带,绿化总长度1200公里,造林18万亩。

    3、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在沾化、无棣、北海经济开发区境内,沿防潮大堤内侧,建设宽200米的沿海防护林基本林带和沿海防护林,绿化总长度240公里,造林10万亩。

    “四环”

    1、环城绿化林带。以优化人居环境,建设森林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环滨州中心城区和各县区城区建设宽度为100米以上的大型绿化林带,造林6.2万亩。

    2、环乡镇驻地绿化林带。完成40个乡镇的环驻地绿化林带建设,绿化林带宽度50米以上,提升小城镇绿化档次。

    3、环村庄绿化林带。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建设20-30米宽的围村林。完成1260个村围村林建设,造林6.3万亩。

    4、环水库绿化林带。对库容500万立方米以上的30座大中型水库,环水库建设宽度为100-200米的大型生态防护林带,造林1.5万亩,保护水源地安全。

    “十五”片区(生态林场)

         搞好组团式造林,在已建成5处万亩生态林场基础上,新建15处万亩生态林场,新造林面积16万亩以上。生态林场建设,主要在滨州中心城区和县城驻地周边、沿水库周边及骨干河流两侧布局,结合生态林场建设,重点打造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15处林场分别为:滨城区秦台东生态林场、滨城区三河湖生态林场、惠民县皂户李生态林场、惠民县黄河景观生态林场、阳信县白杨河生态林场、无棣县碣石山生态林场、无棣县惠丰生态林场、沾化县清风湖生态林场、沾化县城南生态林场、博兴县打渔张生态林场、博兴县“三河两水一湖”生态文化区生态林场、博兴县吕艺支脉河生态林场、开发区北美海棠生态林场、高新区龙庭湖生态林场、北海万亩生态林场。

    “十五”片区(湿地公园)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我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要以申建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为重点,搞好湿地保护与修复,5年内新增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13处省级湿地公园,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湿地保护体系,使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功能显著增强。15处湿地公园分别为:博兴县麻大湖国家湿地公园、无棣县黄河岛国家级湿地公园、沾化县海韵国家级湿地公园、滨城区三河湖省级湿地公园、滨城区秦台省级湿地公园、惠民县白龙湾黄河省级湿地公园、阳信县白杨河省级湿地公园、无棣县饮马湖省级湿地公园、无棣县秦口河省级湿地公园、沾化县徒骇河省级湿地公园、沾化县思源湖省级湿地公园、邹平县黛溪河省级湿地公园、开发区秦皇河省级湿地公园、高新区黄河省级湿地公园、北海明珠省级湿地公园。

    (二)产业发展
         重点培育“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是林下经济产业。科学统筹规划林下经济产业布局,将林下经济区划为生态林场区、绿色通道区、沿河沟渠生态林区、黄河两岸林区、邹平南部山区、特色经济林区六大重点区域,采取林菌、林苗、林药、林菜、林禽、林畜、林特等多种林下种养模式,到2017年全市林下经济规模发展到30万亩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二是林木种苗花卉业。继续办好黄河三角洲绿化苗木博览会,加大耐盐碱树种的引进、繁育和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推广,重视大规格绿化苗木的培育,引导扶持一批绿化苗木、花卉生产专业村、专业户,发展一批特色苗木花卉专业乡镇。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花卉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以上,苗木花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三是果品加工保鲜业。加大对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着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积极构建龙头企业集群,鼓励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跨县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重点打造沾化、无棣枣加工企业集群和阳信梨加工企业集群。全市果品加工率达到14.5%,果品贮藏保鲜率达到13.9%以上。力争今后五年再培育4-5个国家知名品牌和10个以上省名牌产品。四是森林文化旅游业。依托滨海、沿黄、名优特经济林等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将发展特色森林旅游产业和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重点扶持10处森林旅游景区建设,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五是木材加工制造业。以做大做强惠民人造板加工和邹平好生家具制造两大产业集群为重点,努力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创建自主品牌上下功夫,向精深加工迈进,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

    (三)果品安全。

          重点构建三大体系,通过加快果品标准化生产能力、果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能力、果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夯实果品质量安全基础。一是标准化生产体系。全面推行果品安全标准化技术规范,大力创建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导广大果农按标准规范组织生产,逐步构建起果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五年内新增果品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面积45万亩,新增果品“三品”认证面积25万亩,建设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60个、面积15万亩,有机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20个、面积5万亩;二是监督检测体系。加强果品质量安全执法队伍建设和果品质量检测装备建设,完善果品质量监测体系,通过监测果品生产投入品及加工品质量,实现果品生产、加工、流通的质量监控管理,同时构建市县(区)两级果品农残速测体系;三是技术推广与培训体系。建立市、县(区)、镇(乡办)技术推广、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调整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方式和内容,全面提高果农科技素质。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探索“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规避市场风险。

 
copyright@ 2014 www.pofum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滨州市林业局 承办:滨州市林业局办公室 电子信箱:binzhoulinye@126.com 稿件邮箱:bzlylwb@163.com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十二路新立河东路建大大厦1205室 电话:0543-3382738 邮编:256600 鲁ICP备14024176号